{{ v.name }}
{{ v.cls }}类
{{ v.price }} ¥{{ v.price }}
全方位感知山东,深入了解山东,通过亲身经历向世界讲述山东故事。“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山东省教育厅主办,中国山东网承办。旨在为让外国留学生更好地了解山东、关注山东、融入山东,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繁荣发展、开放自信的新时代山东形象,以及山东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12月18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走进滨州市惠民县鑫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开启一段深入探索农业魅力与文化交流的奇妙旅程。
在工作人员引领下,国际学生们参观鑫诚田园的特色农业展示区,了解到现代化农业技术如何在这里与传统农耕相结合,实现高效、绿色的农业生产。无土栽培的蔬菜、智能温控的花卉大棚等都让国际学生们啧啧称奇,他们纷纷与工作人员交流,询问这些创新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山东鑫诚现代农业产业园成立于2012年,总投资16.7亿元,占地1.5万亩,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生态康养、青春实践于一体引领乡村振兴发展的综合性园区。先后获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殊荣。
园区内建有2000亩欧盟有机果园、500亩的瓜果采摘园、35000平方米智能温室、400亩日光温室大棚、6000亩林木基地,实现农业智能化管护、规模化生产。不仅如此,园区内同时设立院士工作站、鑫诚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调研基地、教学基地等科研平台,与省农科院王淑芬教授合力攻坚的设施农业项目,成功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园区精心培育的“麻店西瓜”入选国家地理标志,研发的优质品种“馨蜜甜瓜”糖度打破由WRCA认证的世界纪录,获得绿色食品认证17项、专利专著17项、高新技术18项,注册国际商标4项、国内商标162项,先后荣获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级星创天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
这次活动不仅让国际学生们深入领略鑫诚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科技创新和独特魅力,也感受到智能温室里的生机勃勃,体验科技给农业带来的巨大变革。
走进滨州市黄河楼 了解黄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
12月18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走进滨州黄河楼,宏伟壮观的建筑立刻吸引众人目光。在工作人员热情引导下,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之旅。
进入黄河楼,国际学生们逐层参观,仿佛翻开一部生动的黄河流域历史长卷。从远古时期黄河形成与演变,到古代文明在黄河流域孕育与发展,丰富的文物展示、逼真的场景复原以及详实的图文资料,让他们目不暇接,惊叹连连。在讲解过程中,国际学生们不时提出问题,对黄河文化起源、传播以及对周边地区深远影响表现出浓厚兴趣。
在黄河楼内的艺术黄河展区,展区内展示着滨州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戏曲曲艺、民俗活动、山东好品令人目不暇接。东寅布老虎造型敦厚,有着150年的发展历史。黄河泥陶依托得天独厚的黄河地域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融汇古法工艺自成一家。在黄河滋养下,传统文化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凝聚着滨州人民想象力、创造力,有着浓厚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
黄河楼位于滨州市蒲湖风景区内,是一座集观光旅游、黄河文化展示、书画工艺品展销于一体的塔楼式建筑,是滨州乃至黄河三角洲的地标性建筑,也是黄河下游第一楼。主体建筑12层(地上11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79.1米,总建筑面积为9488.8平方米,布展面积约6900平方米。楼体设计“9个明层,9重古建筑带斗拱起翘的屋檐”,寓意黄河99道弯,流经9个省市自治区,在山东流过9个市。楼内展馆设计总体围绕滨州黄河文化,以“黄河明珠 智者智城”为主题,植入多样互动形式与声光电各类高科技展项,打造每楼层独具特色展厅,进而多维度讲述滨州独树一帜的黄河文化以及其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的城市故事。
此次活动不仅为国际学生提供一次深入了解黄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机会,也搭建一个中外文化交流互动平台。
走进滨州杜受田故居 领略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12月18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走进杜受田故居,感受山东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
杜受田故居作为滨州市重要历史文化遗址,承载着丰富历史信息和深厚文化底蕴。它不仅是研究清代历史的重要场所,更是一个展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民俗文化窗口。
国际学生在导游引领下,逐一参观杜受田故居各个部分。他们穿过翰林院、家训馆、忠孝堂、敬明山房等院落,认真聆听导游解说,了解杜受田生平事迹及其家族文化。在参观过程中,国际学生对杜受田故居建筑风格、文化内涵和家风教育等方面表现出浓厚兴趣。
通过参观家训馆,他们了解到杜氏家族读书明理、节俭养德、谦恭正直、清廉为官的优良家风。国际学生们表示,这种家风教育对于培养个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国际学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也增进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国际学生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和友好。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来到中国,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发展。
走进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 感受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12月18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走进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实地感受山东奋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在全国首创“三产融合、绿色循环”的“中裕模式”,率先打造中国最长最完整的小麦全产业链,包含“高端育种、订单种植、仓储物流、初加工、深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养殖、蔬菜种植、食品加工、餐饮商超服务”等十大板块,通过这条产业链,中裕生产出10大类600多种产品,小麦加工能力120万吨,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
在黄河三角洲小麦产业馆,国际学生详细了解企业如何从培育一颗麦种开始,打造出一条完整的绿色循环小麦产业链。中裕通过创新再造工艺流程,将种植、加工、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上下游严密承接的闭合式循环。
在餐饮环节,中裕实行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实现全流程节约管控。公司制定“大小份”的产品销售模式,合理估算顾客餐品需求总量,及时提醒顾客点餐量超出需求,有效减少剩餐现象。
国际学生们走进公司的产品展示区,中裕的特色面粉、面条、烘焙食品以及各类深加工肉制品等吸引他们目光,他们纷纷驻足品尝,对中裕食品丰富多样的产品口味给予高度评价。
走进滨州博兴草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 感受古老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12月19日,“机遇中国·活力山东”外国留学生感知体验活动走进滨州市博兴县中国草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感受中国草柳编这一古老手工艺的独特魅力。
在参观过程中,国际学生们首先被琳琅满目的草柳编制品所吸引。从精美灯具到实用家居用品,每一件作品都让他们赞叹不已。通过实地参观和聆听讲解,大家对草柳编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文化内涵有了初步了解。
随后,国际学生亲身体验草柳编编织过程。在草柳编传承人指导下,他们尝试着从最基本打结、编织开始,逐步掌握这门古老而精湛的手工艺。虽然过程中充满挑战,但当看到自己亲手编织出的作品时,成就感与喜悦油然而生。
在园区文化创意区,他们看到草柳编与现代设计元素的完美结合,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草柳编作品与布老虎的灵动、老粗布的质朴、传统厨具的实用等多元文化元素交相辉映,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创意火花。
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滨州市博兴县中国草柳编文化创意产业园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重要代表之一,其独特魅力和产业发展成就不仅赢得国内外市场广泛认可,也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和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未来,滨州市博兴县将继续推动草柳编产业的创新发展,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更多力量。
免责声明:内容素材来源网络公开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